砖业情报
砖业情报
顺应天道,竭尽人事!
仿古金砖、古建砖瓦和砖陶工艺品为主要产品的企业。
手工青板瓦即将绝迹
时间:2018-07-12 | 砖业情报

和御窑金砖一样,御窑金砖厂的手工青板瓦生产,可能是目前江南地区的仅存。

随着工业机械的介入,纯手工制作的青瓦(亦称板瓦)已经相当罕见,在经济发达的苏州则早已几近绝迹。

御窑御窑金砖厂的纯手工板瓦生产,延续的是与千百年完全一样的古法。

我国的砖瓦烧造至宋代已经达到成熟的水平,明代则是在宋的基础上有所改进,这从《营造法式》和《天工开物》这两部工艺巨作中关于瓦的制作烧造记载中可以看出。

《营造法式》的“窑作制度”中这样说:

造瓦坯,用细胶泥不夹砂者。前一日和泥造坯,先于轮上安定札圈,次套布筒,以水搭泥拨圈,打搭收光,晒曝。

凡造瓦之制,候曝微干,用刀厘画,每桶作四片。

是说,造瓦坯。用不夹砂的细胶土,提前一天和泥做坯。先在轮上固定好札圈,然后套上布筒,用水搭泥拨圈,拍打至光洁平整,然后取出札圈和布筒,曝晒。等晒到微干,用刀将瓦坯划开,一桶分作四片。

这是用所谓的桶模法做瓦。到了明代,工艺又有改进。《天工开物》这样说:

凡埏泥造瓦,掘地二尺余,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。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,供人居室之用。凡民居瓦形皆四合分片。先以圆桶为模骨,外画四条界。调践熟泥,叠成高长方条。然后用铁线弦弓,线上空三分,以尺限定,向泥不平戛一片,似揭纸而起,周包圆桶之上。待其稍干,脱模而出,自然裂为四片。

可知,其制作工序是:和泥制造瓦片,需要掘地两尺多深,从中选择不含沙子的黏土来造。方圆百里之中,一定会有适合制造瓦片所用的黏土。民房所用的瓦是四片合在一起而成型的。先用圆桶做一个模型,圆桶外壁划出四条界,把黏土踩和成熟泥,并将它堆成一定厚度的长方形泥墩。然后用一个铁线制成的弦弓向泥墩平拉,割出一片三分厚的陶泥,像揭纸张那样把它揭起来,将这块泥片包紧在圆桶的外壁上。等它稍干一些以后,将模子脱离出来,就会自然裂成四片瓦坯了。

明代做瓦坯,用园桶作模型,桶外事先即分好四条等分线,用铁线做弦弓,用尺限定,将熟泥像揭纸一样地割下一片来,然后包裹在圆桶上。等稍干之后,脱模,即裂称四片。这样,就避免了宋代以水搭泥并转轮拍打的劳作,坯干后也无需削瓦。

现在,御窑金砖厂的手工做瓦工场,采用的依然是这种做法。

御窑金砖厂手工板瓦晾坯场

御窑金砖厂出窑后堆放在库场上的板瓦

御窑金砖厂板瓦手工制作工场

 


推荐阅读
永乐金砖啊!真的吗?永乐年间可能根本就没有“永乐”金砖
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官方网站网址一www.yuyaozw.com网址一御窑金砖.网址金砖肇始于明代永乐年间。越来越多的“永乐”金砖出世了!是真的吗?究竟有没有永乐金砖呢? 金砖墁地的紫禁城中和殿
明清金砖制作选用的泥料
金砖烧造,永乐为什么只选中陆墓?明清御窑金砖的惟一烧造地为:苏州府,陆墓。六百年前,永乐帝在决定迁都并营建北京皇家宫殿的时候,在选用皇家宫殿室内铺地用砖的时候,为什么偏偏选中了远在江南苏州的“陆墓制造”的这块细料方砖呢?而且,为什么这块“陆墓制造”的方砖,会成为明清两朝皇家宫殿苑囿室内铺地的惟一指定
明清金砖的管理、挑选和运输
从现存史料看,明清御窑金砖并没有规定每年需要烧造或采办的例制,因而也没有专门的经营和买办机构,而是由朝廷指定工部向相关的各地方官府“用则征解”。征解地惟一处,为苏州府,长洲县,陆墓。金砖烧造在明代由内务府内官监会同工部议处(1),工部由营缮司执掌(2),派烧于南直隶各府,并由巡抚委派府、州、县官员管理(3)。
金瑾:我的内心也在炼一块金砖
作者:黄洁来源:《苏州日报》2017年3月10日就材质而言,金砖就是细料方砖,只不过,它是皇家建筑要殿地面铺墁的一种特供。古建专家蒋博光在《金砖墁地》中说:颗粒细腻,质地密实,敲之作金石之声,称“金砖”。明代永乐年间,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建造紫禁城,陆墓(现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)砖窑因其烧制方